在中子星、X射線源、g射線射線源等前沿領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。與合作者得出了關于脈沖星能損率一特征時標的統計曲線,并澄清了國際上關于JP1953是否為中子星的爭論;與合作者提出了反常中子星可能是致密星體的一種新類型,并得出了反常中子星的質量極限;提出了某些形態特異的超新星遺跡的理論模型等。曾被評為攀登計劃項目“天體激烈活動多波段觀測與研究”首席科學家。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,獲中國天文學會90周年最高榮譽獎,國際編號為3513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“曲欽岳星”。 |
發布時間:2014-10-22瀏覽次數:10772
在中子星、X射線源、g射線射線源等前沿領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。與合作者得出了關于脈沖星能損率一特征時標的統計曲線,并澄清了國際上關于JP1953是否為中子星的爭論;與合作者提出了反常中子星可能是致密星體的一種新類型,并得出了反常中子星的質量極限;提出了某些形態特異的超新星遺跡的理論模型等。曾被評為攀登計劃項目“天體激烈活動多波段觀測與研究”首席科學家。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,獲中國天文學會90周年最高榮譽獎,國際編號為3513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“曲欽岳星”。 |
Copyright @2009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@2009-2016 南京大學人力資源處 地址:南京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 郵編:210023